□苏彦
近日,省委常委,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深入太仓市调研“三农”工作,强调要深入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,农村宜居宜业,农民富裕富足,发挥临沪优势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,在“三农”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市前列,为全省全国多探新路,创造经验。
推动农业高质高效,农村宜居宜业,农民富裕富足,需要各地因地制宜,从自身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,创造出具备区域特色的发展经验。对太仓而言,将农文旅融合文章做足做精做细意义重大,尤其在如何深入发掘太仓固有历史文化资源,结合现有农业发展经验,拓展旅游产业新思路上,需要将“细”文章做好。
农业发展要精细,背靠大树好乘凉。毗邻上海,这对太仓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。要做细农文旅融合文章,发展农业就必须以精细为主导,打造绿色生态农业链条,开辟多元化“生态农场”,吸引人们前来体验农业生产项目,实现农文旅深层次融合。将人吸引进来,让人留得住,也让模式传播出去,这才是农业发展精细的关键所在。既然背靠上海巨大的市场,就需要开动脑筋,在发展农业上探索出更多的“太仓经验”。
文化产业要创新,于细微处显成绩。文化从来不是嫁接,也从来不是抄袭。太仓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丰富。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,这已经可以做足够多的文章。那些颇有名气的古迹,古镇,名人故居,也都成为点缀太仓的文化符号。在农文旅融合文章上,缺少文化符号,就会显得单调。将这些历史文化重拾起来,赋予其现代内涵,就能让其光芒闪耀,也能够让人们在提及太仓时,就能想到那些历史人物,历史事件,从而产生神往,进而实现农文旅的融合。
发展旅游产业要展魄力,细节文章不容小觑。旅游产业往往不是单一的,而是融合的,集合农业,文化等多个维度。既然如此,太仓在做细农文旅融合文章的过程中,必须具备超前精神和巨大魄力,不断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,将养老旅游,生态旅游,文化旅游等多个维度实现融合,开辟丰富多彩的项目供游客选择,奉上多套旅游大餐,才能真正吸引他们前来。在这个方面,细节不容忽视。如停车是否方便,安全措施是否到位,甚至公共厕所是否齐备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农文旅融合是创新,更是尝试,太仓具备天然的优势,有背靠上海的条件,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。在发展“三农”的进程中就需要大胆尝试,锐意创新,走出自己的特色,输入自身农文旅融合的“太仓经验”。